02书屋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全文阅读 > 第191章 世源科技

第191章 世源科技


“如果钙钛矿电池技术是阿美利肯技术,那华国车企是绝对拿不到,有这技术加持下的特斯拉,国内这帮车企我实在是想不到他们要怎么和特斯拉竞争。

    而常温超导它虽说对现实世界产生的影响还不够大,但它足够让阿美利肯远程畜牧业的那帮自媒体反复渲染阿美利肯科研机制的优越性。

    至于消声材料和拓扑半金属,那更是噩梦,前者能让双方海上实力再度拉开比上世纪九十年代更大的差距,如果阿美利肯潜艇能够把噪音降低到50分贝以下,结合他们遍布全球的基地,简直不敢想。

    华国受限于基地,无法把消声材料的优势发挥到百分之百,但阿美利肯可以。

    拓扑半金属则能让国内对于追赶半导体产业的努力瞬间陷入绝望。

    只能说还好光神是华国人,并且在MIT毕业后,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国,要是光神为阿美利肯效力,那后果简直不敢想。

    这将比最恐怖的恐怖故事还要更加恐怖。

    不过对光神来说,除了阿美利肯之外,也只有在华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他要是在霓虹或者高丽,即便有技术也保不住,阿美利肯开口,这些国家就得妥协。

    也就在德意志和法兰西会好一点,但好的有限,还是无法摆脱被阿美利肯巧取豪夺的命运,阿尔斯通的前车之鉴就在不远处。

    有光神对华国来说真的是国运了,在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有如此卓越的天才诞生,对光神来说也同样如此,在华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此时卓越的华国天才,陈元光正在和来自霓虹的富永讨论高精尖制程的光刻机该如何设计。

    这种沟通是远程的,尼康和华国国投电子工程设计院共同成立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在申海,当然尼康的入股是在层层嵌套之下,从股权结构中丝毫无法体现尼康的存在。

    即便你把股权关系去做追溯都无法追溯到尼康,但里面的霓虹员工全部来自尼康、富士、日立和佳能,霓虹昭和年代走过来的半导体精英们齐聚一堂。

    霓虹本土的诸位大臣之死只能成为他们的谈资,甚至无法让他们对造成这些事的间接凶手,陈元光产生任何怨怼之情。

    有正常思考能力的羊是不可能对牧羊人群体产生共情的。

    “岸田死了。”“是吗?真是件大事呢。”

    “铃木死了。”“铃木是谁?”“岸田的接班人。”“是吗?真是件大事呢。”

    霓虹在申海的工程师群体,对这件事的讨论程度远不如赛马娘新出的卡池讨论度那么高。

    一直到大臣们接二连三的死去,他们对这件事才开始有点热情。

    “千代田的那帮家伙们还是第一次这么狼狈吧?”

    在拓扑半金属主导下的半导体产业,将有新的光刻机设备,这将会是未来半导体产业全新的源头,这也是这家公司成立时的野望。

    而这家公司出让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给陈元光,只是股份不在陈元光名下,而由他母亲帮忙代持。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为台积电的葬礼掘上一勺土,光是想到这个,我年迈的身体又充满力量。”

    对尼康的工程师来说,尼康光刻机没落最大的黑手肯定是阿美利肯,但他们拿阿美利肯没办法,其次就是台积电。

    台积电对尼康的态度比英特尔还要更加恶劣,一直到2021年,尼康光刻机的销售来源还有18%来自英特尔,而早在2010年,台积电就已经不买任何尼康的先进制程光刻机了。

    要是没台积电在背后掘墓,尼康不会没落那么快。

    尼康的工程师们巴不得台积电死,这是一种朴素的竞争者心态,因为对员工而言,公司效益不行,他们的福利待遇也差了很多。

    换做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尼康半导体设备部的员工,在霓虹绝对的高收入人群,而现在,和普通社员没有任何区别。

    而尼康半导体设备的门槛可要比普通公司高不少,当年他们进入尼康半导体设备部的老员工们,更是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作为他们的头,富永已经和陈元光沟通过好几次了,每次沟通完,富永觉得自己对陈元光的认识又被刷新了一次。

    霓虹各路媒体对陈元光的评价很高,同样采用了大马媒体给陈元光取的华人之光的头衔,认为他是本世纪爱因斯坦级的科学家,是华国制造业升级的关键人物。

    但这些媒体的描绘里,陈元光的造诣是集中在材料学领域,富永在和陈元光接触过之后,很难想象对方对凝聚态物理和半导体设备也有如此深的造诣。

    “我们不能把拓扑半金属看作是三维的,就得看作是二维的,足够薄的平面能够让它当成二维拓扑半金属去分析。

    你老是想着它是三维的,你就无法把拓扑相变引入到拓扑半金属中来,更无法通过体能隙去理解它在刻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异常。”

    “我们需要考虑到它边界对应强制存在围绕拓扑半金属的一维自旋动量边缘态,包括螺旋和手性。”

    “也许异质结构中的2D  TI与多铁材料、铁磁体和超导体等功能材料相结合会是一种不错的方案,这样做的话能够扩展固有特性之外的适用范围。”

    “最终在拓扑半金属上进行的刻录,我们要实现让它实现拓扑相变,进而产生类似晶体管的开关功能,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之前实验环节的失败,我想大概率是忘了把二维配对产生的拓扑相变考虑进去。”

    富永对陈元光的直接印象是,对方思考问题的全面、严谨以及知识渊博,是他见过之最。

    甚至在光学设计上,都能给你眼前一亮的方案。

    这也导致富永每次都要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因为他发现无论自己准备地多充分,陈元光的意见总是能够突破他的知识边界。

    实在太难了,富永心想过去自己无论参加任何学术会议都没遇到过如此狼狈的情况。

    (本章完)


  (https://www.02sw.net/3427_3427029/1111095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