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开商场


“很少见你来我这里躲清闲。”

  容少轩倒了杯威士忌,推到了安邦面前。

  她扫了一眼,转而去喝一旁的白水。

  他就知道。

  容少轩把酒杯取回,自己喝了起来。

  “你们的事儿,我也听说了一些。”

  “要我说,你是天生的电影料子,干脆别当兵了。”

  说起来容少轩还记挂着沈七七。

  “把七七也找来,我保证你们大红大紫。”

  “没兴趣。”

  安邦别过脸。

  她就是不愿意回家听老头唠叨。

  先前是看上了赵宗霖,现在让她去尖刀旅报道,又觉得曾怀川不错。

  比她还着急的样子,见一个爱一个。

  但让她放下军旅生涯,还是很难做到。

  “你不知道,之前那部戏有多火爆,到哪儿哪儿都是座无虚席的。”

  “看了那么多年样板戏,图个新鲜,很正常。”

  安邦不为所动。

  容少轩砸吧了两下嘴巴,知道自己劝不动。

  他看向安邦。

  “你还在挂心之前的人吗?”

  “你说谁?”安邦忽而想起沈七七取的外号,低声笑起来,“热水哥?”

  热水哥?

  倒也还算贴切,每天不落的送。

  容少轩点头。

  “就他,你不会真是上了心,所以不愿意嫁人吧。”

  “你们男人都是长了同一个脑子啊?非的是为了另外的男人或者受了情伤,才不愿意结婚?我就只是想过自己的人生而已。”

  安邦说起话来也不算太客气。

  “你再念叨个没完,我走了。”

  “得得得,我闭嘴,你爱坐多久算多久。”

  ……

  小洋楼外,沈七七准备去理个发。

  恢复高考时,沈小全也拼了一把,居然考上了京城的大学,虽然不是最好的,倒也是头一份。

  沈七七预备着过两天把全家一起接来京城。

  一是送沈小全读书,二也是游玩一番。

  周凛进了京城的军区,过年也没空回去。

  她也想沈家人。

  “您好。”

  推开门,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接待。

  沈七七原本想去路口的国营理发店。

  不过还是那样子,生意火爆,都没个位置。

  这家私人理发店是新开的,平常也没什么人来,沈七七就准备试一试。

  “太太您坐,想剪头还是想烫发?”小伙子很热情地拿了样式本子,“新店开业,烫发打折呢。”

  沈七七也是厌倦了日复一日的黑长直。

  “就烫个大卷吧,要票吗?”

  “我们店不用票。”

  小伙子又自我介绍道:“我姓黄,您叫我小黄就行。”

  沈七七坐在椅子上,等着他去配烫发膏和准备材料。

  门前的铃又响了。

  她偏过头去,进来的老太太有点眼熟。

  沈七七想了想,眉头一挑。

  之前她想去理发,好像就是这个老太太拦下她的。

  难不成——

  “儿啊,妈今天做了你爱吃的打卤面,先吃了再忙。”

  “妈,我有客人呢,你等等吧。”

  老太太扭头和沈七七打了个照面。

  她迟疑了片刻。

  “你……”

  “原来是邻居。”沈七七笑道,又提起了之前的事情,她以为老太太是倒票的,没想到是想给自己儿子介绍客人。

  老太太满脸堆笑,一个劲儿的夸自家儿子手艺好。

  小黄也算卖力,足足花了三个钟头,才给沈七七洗头吹干。

  沈七七看了看镜子里的人,头发卷了上去,人也多了几分风情。

  “多少钱?”

  “原价是一块二,收您一块。”

  沈七七爽利地付了钱,又多问了一句:

  “你们来这儿多久了?”

  “大概有五六年了,之前只能上门给人理头发补贴家用,现在政策放宽了,就自己开了个理发店。”

  沈七七还赶着去一趟公司,便没有久留。

  等到人走,老太太才发话:

  “一看就是有钱的太太。”

  “确实。”小黄洗了洗手,又问道:“给小菲送了饭吗?”

  “你就那么惦记她,都不问你老娘我饿不饿。”

  “您是做饭的,还会饿着自己,不可能的。”

  身后之事沈七七自然不知道,她赶到大同置业时,方文清已经出去了。

  “沈老板。”

  前台的小姑娘为人很伶俐,给她准备了茶水。

  “方总出去谈生意了,有个客户想买几个连着的店面,其中一间是咱们的,其他几间还得找其他人转手。”

  “最近来买铺面的人很多吗?”

  小姑娘笑道:“俗话说,一铺吃三代嘛,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想着能让钱生钱呢。”

  聪明人又不只是沈七七一个。

  “利润大概是多少?”

  “那我就不知道了,方总没说。”

  前台小姑娘只负责接待客人,端茶倒水的活儿。

  再往深了,她也不懂。

  沈七七也知道自己是问顺嘴了,让她先自己忙去。

  等到方文清回来都已经是下午。

  他还带着一身酒气。

  “北方人?”沈七七一看就知道。

  也只有北方的生意人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

  南方人大多都喜欢喝茶,清清明明的谈好条件,合作成了才是玩乐的环节。

  “漠河的。”

  方文清按了按眉心。

  他喝不过,好在还带了几个年轻小伙子。

  否则早就趴窝了。

  沈七七追问:“怎么说?”

  “不怎样,价压的太低,又不肯出钱,自己吃了也不卖他们。”

  方文清说是读书人,可泥人也有三分脾气。

  更何况对方还是一副遗老做派,把他当服务员使唤,方文清要痛快才有鬼了。

  “我也觉得,铺面连起来的话,可以开个小百货商场了。”

  “与其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开。”

  “在京城开百货商场?”方文清来了几分兴致,“不是有几家国营的吗?”

  “那怎么够,京城有多少人?以后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还愁卖不出去东西?”

  沈七七指给方文清看:

  “看看这个月,来租屋子的人越来越多,房东也多了起来,都没什么人买卖房子了,都在手里攒着呢。”

  “不过要开,就开点不一样的,特区的港口不是都开了吗?找点洋货进来卖。”

  经济开放的初期,大家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

  正好也能让商场独树一帜。


  (https://www.02sw.net/3437_3437388/111107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