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全文阅读 > 第206章 祭祀是政治

第206章 祭祀是政治


投入城内的劝降书不过一百份,但足以将城内看似团结的守军分割。

  “世子殿下此计,乃是阳谋也!”

  向宠非常兴奋,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不少东西。

  打仗军心非常重要,不仅要提振己方的军心,还要时刻瓦解对方的军心。

  先前刘禅让他练兵,向宠便熟练掌握到如何提振的己方军心:

  让士兵吃饱肚子、及时足额发放粮饷和赏赐、让他们树立忠君爱国的意识。

  练兵和作战不同,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学习练习运用的。

  现在,向宠感觉自己正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将领。

  细细品味着刘禅此次的布局,向宠感慨道:

  “与世子交如,若饮醇醪,酒不醉人而人不觉自醉啊。”

  投降书确实是阳谋,李异此时为此非常头疼。

  收缴肯定是不能收缴的,那样士卒们绝对会认为自己不信任他们,然后军心动乱。

  不收缴问题也极其严重,私藏投降书者绝对的心怀异心,有背后捅刀子的可能。

  而没有私藏的也不意味着他们会一条心的坚守到底。

  甚至将士之间也会出现互相猜疑的情况,人人自危,军心涣散,这样还打个屁的仗。

  其实并不是刘禅的计策有多厉害,也不是他对人的心理看得有多透。

  该计策之所以能行,归根到底是因为他的实力强大,而吴军实力弱小。

  若果守城的吴军与城外汉军势均力敌,或者更强,那么刘禅这些劝降书不过是个滑稽的笑话。

  但现在,城外汉军近乎是碾压的兵力优势,吴军士卒才会因此动摇。

  非是奇淫巧技,其实就是在顺势而为。

  李异没有针对劝降书表态,只是将手下送到他手上的那一份烧掉。

  然后便是照常的鼓励大家坚守待援。

  当处于劣势弱小的一方,当逆大势而为的时候,他几乎怎么选都是错。

  第二天,向宠再次带人向城内射入一百份投降书。

  并且向城内吴军宣告,汉军将在明日发起总攻。

  劝降书就那么多,以后没有了。

  当天夜里,城内吴军发生火拼。

  李异亲自带队镇压,一夜未眠。

  天亮时分,汉军发起总攻,吴军士卒士气低迷,且体力不足,根本不是对手。

  而且守城的滚石巨木火油先前守城方已经用光。

  吴军占领后紧急筹备的数量根本不够用。

  城门破败,汉军突入,且在城墙上架起一列列云梯登城。

  在汉军全力进攻之下,从击鼓进军到城头插满汉旗,只用了半个时辰。

  向宠看着那群吴军抱头跪地、投降求生的样子,心下隐隐明悟。

  “幽幽大势,岂是人力可以逆转的?”

  随后看向前方骑着高头大马入城的刘禅,向宠心下认定,匡扶汉室便是而今天下最大的大势。

  入城之后,汉军自然是说到做到,身上没有劝降书的,全数斩杀。

  而活着拿出劝降书的一百九十人,则是无罪释放,编入辅军。

  刘禅下令在城东搭建土台,亲自用李异的首级祭奠被屠城的夷道县大汉子民。

  军阵位列八方,旌旗招展,甲枪林立。

  刘禅久违的穿上了他的汉中王太子的冠冕服饰,祭祀天地人鬼。

  玄黑色冕服,上衣下裳,绣着龙山华虫火藻等章纹。

  共有九种图案,是为九章。

  王太子位同三公用山龙九章。

  这就是刘备称王的好处之一了。

  刘备不称王,他刘禅就做不了太子。

  就不能举办祭祀天地的大典礼。

  但现在,刘禅可以祭祀天地祖宗,当然这些是顺道的,主要还是祭祀子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实祭祀换个说法便是政治。

  所以该话的本意是国之大事,在于政治和军事。

  刘禅搞这么个祭祀,不是为了什么封建信仰,而是纯粹的政治因素。

  他用这些子民的死,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宣告天下,同时,奠定东吴的加害者形象。

  借此占据道德制高点,获得政治优势。

  祭祀完毕之后,刘禅向众臣属宣告:

  “传令四方,吾汉中王世子刘禅,亲率大军五战五捷杀过长江。各地郡县长吏,各部首领,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自得知本令起,立刻反吴,抗争到底。”

  “不愿弃暗投明反正者,杀无赦;复再降吴者,杀无赦;为虎作伥凌虐臣民者,杀无赦!”

  四周林立的军队一起山呼:“杀!”

  诸将群臣纷纷下跪口称奉命。

  与刘禅的祭祀同时进行的,是屯驻夷陵的吴军为他们的将军孙皎举办的葬礼。

  孙皎,轻财能施,善於交结,因此在江东人缘不错。

  而且其宗室大将的身份,也一直被孙权重用。

  他是孙权的堂弟,正值中年,离开公安沿江逆流而上之后忽然病重。

  然后就是一病不起,最后阖然离世。

  不只是他,夷陵城内倒下一大片吴军。

  一开始是冬季正常的流感,感染者多是发烧,部分伴随着呕吐腹泻。

  这些病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吴军的卫生条件差,人群集中,很快就大规模感染。

  最后演化成伤寒,孙皎不幸,是第一批病患,没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现在,夷陵的军务由江东公认的不知兵者,诸葛瑾主持。

  诸葛瑾虽然不知兵,但是治理瘟疫还是很认真负责的。

  隔离病患,熬制汤药等基础方式他还是明白的。

  只是疫情防控手段落后,被传染的人越来越多,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孙皎死后,作为一名合格的士人,诸葛瑾给他举办了一个体面的葬礼。

  消息瞒不住也就没隐瞒,诸葛瑾并没有完全掌控孙皎的兵马,知道此事的人太多。

  然后他得知了汉军进攻夷道县的消息。

  最初他很是诧异:“江上有水师,南边有松滋,他们为何不支援?我江东卒武竟然这般不能同仇敌忾。”

  “即便是打不过汉军,入城一块防守也可以啊,数千人一起守城,也必然能让汉军磕得头破血流啊。”

  夷道县肯定是守不住了,即便是不知兵的诸葛瑾也能做出如此论断。

  一群猪队友,诸葛瑾深感心累。

  随后他令人给在秭归作战的陆议传信,准备撤军。

  同时给刘禅去信,想要商讨一个允许他们通行的办法。


  (https://www.02sw.net/3445_3445337/111109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