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 第156章

第156章


路上他就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对,却始终没想起来。

  一直到车子停在大院门口,他把钥匙递给王湘让她帮着开门时候。

  他才想起来是啥。

  自己之前光顾着打扫省事儿,又只自己一个人住,所以把一时间用不到的东西全收起来。

  这下就给自己带来麻烦了。

  到了用的时候就找不到合适的东西了。

  这骨灰瓮拿回来,总不能放到墙角去吧。

  他也真的做不出这样的事儿来。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把它暂时摆在了厢房的衣箱上面。

  等着把人送走以后再重新安置。

  随后,他带着几个人前后院儿转了一圈儿。

  王厂长和花主席两个人第一次来这院里,倒是没太大感想。

  他们也都住在附近,环境简单整洁。

  只是觉得这院子挺空旷的,也挺杂乱的。

  王湘倒是觉得这里真的大为改观。

  毕竟李想国每天前后走的次数不少,所以从厢房后门到院子方向,沿着墙边也被他踩出来一条小路。

  前两天李想国还特意拿着柴刀把野草都清理了一下。

  他也已经打算好,回头看看哪里有地砖或者青砖买上一些,把这条路铺一下。

  这样以后雨雪天走路更容易些。

  看看隔壁那废宅子,他是不相信哪里有那么多的荒宅,就算有荒宅还能有多少砖头儿能剩下来。

  自己跟人家那些猪脚没法比,人家随便找个宅子就能捡一堆砖。

  去黑市卖东西,也都能找到废宅子放东西。

  甚至就连易中海和秦淮茹也能找到废宅子睡觉。

  说起来,秦淮茹是个狠人。

  从轧钢厂的小树林、厕所、厂长办公室、仓库……,到南锣鼓巷的荒宅、旅馆,甚至就连景山上,都曾经留下她的润滑液。

  秦淮茹:“老娘下线之前,一定要写一本书《四九城那些适合睡男人的地方》。”

  就是不知道,六十年代,家家房子不够住,人都恨不得住到耗子洞里,他们这能住人的危房竟然还能荒废着没人修。

  毕竟有房子的人可以忍着自己住的房子变成危房,就等着房管部门修。

  但是没房子的,是不会吝啬花点儿钱,修个危房住进去的。

  更何况四九城还那么多逃荒来的,竟然都没人偷易中海留在那里的被褥。

  果然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四九城!

  几个人里面,唯一能看到这院子变化的,也就剩下王湘了。

  前前后后这里跑了几趟,她才是真能看到院子里的改变。

  虽然不多,但是考虑毕竟是个孩子。

  只挖了那么点儿倒是情有可原。

  不过看着房前的杂草也都被清理了,倒是让后面几间房子立整了许多。

  转了一圈出来,李想国也跟着他们一起回了轧钢厂。

  他的自行车还在厂里,不去骑回来,明天就只能腿儿着去了。

  王厂长叫他别太悲伤,回去好好休息。

  明天上午到厂子里来,带他去部里。

  李想国自然点头应是。

  他也想着能早点儿完事儿,这样自己来四九城的任务就完成一大半了。

  往大门口的停车棚走了几步,他又跑回来跟王湘说了声。

  说明天早上自己过来,省得她还得再跑一趟。

  看到王湘笑着点头,他这才告别几个人,去取了车子直接骑了回去。

  早上的雪没下多少,甚至到了这个时候,地皮都已经干透,完全看不出下过雪。

  只是天色却依旧阴沉沉的,明明下午两点多钟,却有种傍晚的感觉。

  回到南锣鼓巷,他先去买了香烛。

  再去把之前订做的东西全都取回来,之后才从角门回了跨院。

  将东西整理收进空间,取出来一张小条案,摆在东屋靠东边的墙边儿。

  把骨灰瓮抱过来摆好,点上三根香插到香炉里,祭拜了一番。

  他是真心希望他们一家能在地下团团圆圆。

  尽管没啥感情,不过总归是借了人家儿子的皮囊,而且也承受了对方的恩泽。

  这几炷香,他觉得李父还是能够受得起的。

  更何况自己把骨灰瓮带回来,如果没有祭拜的痕迹,那也太不像话了。

  拜祭完,看看时间尚早,他也直接把上次剩下的一截竹竿拿过来。

  用锯子贴着一头儿的竹节把多余的锯掉,之后在竹节上方锯了个小孔。

  找来一根铁条,把中间的竹节全都穿通清理干净。

  挑了几根合适的细柳条,插进锯出来的小孔内。

  做了一个简易的点葫芦。

  本来如果长期用的话,还应该做个细袋子,这样也方便扛在肩上,也更容易操作。

  不过这东西本来就是临时用用,李想国也懒得折腾了。

  回头看看哪里有卖长颈葫芦的种子,自己买上几粒,种了以后,这就能做个真正的点葫芦了。

  可惜他只买了瓢葫芦,也就是所谓的菜葫芦的种子。

  这东西他想的是嫩的时候摘下来,可以炒着吃,也可以旋了晒葫芦条。

  吃腻了就可以留种,回头还能切葫芦瓢或者切个口子,用来装种子什么的用。

  李想国把豆子的袋子绑在竹管上面。

  然后用破床单接着,敲打,看洞口豆子的流出速度。

  抽出多余的棍子,调整到流速合适。

  那也比这个竹子的更好用。

  把那张旧床单铺在地上,这才把装着黄豆种子的布袋绑到竹竿后面,倒过来袋子,用一根细竹棍轻轻敲在竹竿上。

  随着梆梆声响,豆子也随着竹竿的震动,从小孔中流出来。

  调整柳条数量和角度,一直到满意,他才停下来,再把黄豆重新装回袋子里,再扎到竹竿上收进了空间。

  手上的水泡虽然还没彻底好,不过也已经差不多了。

  所以他准备继续种东西,为了避免再起水泡,他也打算劳逸结合,干一两个小时的活儿,就休息一两个小时看看书什么的。

  等着看书累了,再接着干活儿。

  他也觉得再忙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也能把大半的种子下到地里。

  说起来,他也觉得这空间最适合的,其实是培育芽苗菜。

  不管是绿豆芽、黄豆芽,又或者花生苗。

  空间里这温度,只要保持合适的湿度,甚至一个星期就能吃了。

  自己这空间速度可以加倍,那么三四天就能下锅了。

  而且又有着静止空间储存,只要有材料,完全可以一次生几斤种子的量。

  回头收到静止空间留着慢慢吃。


  (https://www.02sw.net/3451_3451646/1111099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