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 第72章

第72章


街上不时就有挑着担子、拉着车子装着萝卜白菜这些东西的车子路过。

  显然已经到了四九城储存冬储菜的时节。

  这两种蔬菜也是市民经常会大量购买的东西,李想国买得也不算特别多,所以店家完全不在意。

  至于店里同样是四九城冬季冬储菜主力的白菜、倭瓜、萝卜和胡萝卜这些东西。

  李想国就没买了。

  这些菜都不是靠着根茎繁殖的,都需要用种子种植。

  虽然可以直接买现成的白菜、萝卜这些东西栽种到地里。

  哪怕买来的白菜已经是去根的大白菜,照样可以种活。

  只要把剩下的根埋在土里,用不多久就可以重新长出密密麻麻的须根来。

  足够支撑它完成抽薹、开花乃至结出种子的过程,最多也就是没了主根,会影响种子的产量。

  但是已经是这么大的空间了,产量高低能有多重要呢?

  纯粹是没必要。

  往东没多远就是东直门,轧钢厂走了一个来回,他也看到了街市外侧都有大片的菜地或者是农田。

  虽然路过的时候,没看到路边店铺哪里有卖种子的,但是想也知道那是一定不会缺的。

  之所以路边没有,恐怕也是因为这种店的顾客都是特定人群,主要也都是熟客,没必要把店开在临街的旺铺就是了。

  自己育种,那不是浪费时间,也更浪费钱嘛。

  随便买点萝卜、白菜的钱都够买上一大把种子的。

  不管是埯种还是育苗,撒到地里都能长出一大片,更是可以边间苗边吃小菜。

  白菜萝卜这些东西,从种到收只要两三个月就够了。

  像白菜萝卜这些东西,随便买上二两种子,都够种上一亩半亩地的。

  哪怕都是老品种产量没后世那些品种那么高,应该也能轻松收获个几千斤。

  收获了存在空间里,哪怕天天吃都够吃几年的。

  只要在收获时候再留一些让它们抽薹结出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缺种子用了。

  除非有哪种想要,却没种子卖的,这才有必要这么折腾。

  种子店肯定也有更多品种的蔬菜,自己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只要管它是啥,有的种子就都可以来点儿。

  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只要买上一次,以后就都能在空间里面留种。

  毕竟这个年代,不像后世就连人都多出来千奇百怪的“杂交品种”,各种动植物的杂交品种更是不胜枚举。

  这时候的农作物和禽畜,基本上都是农家自留种。

  经过千百年的不断选育,稳定下来,最终形成了适合地方种植养殖的品种。

  只是后世商业种冲击之下,这些地方老品种也迅速消失,再也不见。

  很多人说后世的食物没有小时候的味道。

  一方面是物资极大丰富,让小时候物资贫乏时期的记忆得以优化。

  另一方面也不无食材品种变革,味道变差的“功劳”。

  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悲哀。

  在吃饱和吃好之间,普通人很难做出吃好的选择。

  更何况从现在开始的种质更新是自上而下推行的,这无疑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虽然这个年代的各种产量、卖相、耐储运性能可能不如后世的品种,但是味道一定会比后世那些高产、品相好的商业杂交品种更好。

  看着店里被店家挑出来的一大堆保存不好,已经开始发芽的、又或者是已经有了绿皮的那些土豆。

  李想国直接在里面挑了起来,挑着那些长得比较圆润,个头比较大,又没有明显病变的,直接捡了就往袋子里装。

  毕竟这些土豆的价格便宜,连那些正常土豆的一半都不到。

  店家看着他在里面挑也没太在意,反倒因为有人会买这些质量不好的土豆而暗自开心。

  他也只当是不懂买菜的傻小子,贪图着价格便宜随便拿的,也不知道回家会不会被他爷娘老子打一顿。

  不过却也特意提醒他,说店里人手不足,卖出去的菜不退不换。

  李想国点头应承着,手下却也没停下来,直到挑到差不多少才提着袋子让店家称重。

  真是为了吃,这样的货色就算白送他都未必会要,更何况还要花钱去买。

  毕竟发芽和变色的土豆都会产生龙葵素,这东西是有毒的。

  土豆的味道也会因此变得辛辣,根本就不好吃。

  但是如果是拿来栽种,这样的土豆就无所谓了,反倒因为已经发芽了,能更快地收获,何乐不为?

  没有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品种,店里的红薯也只有两种。

  一种是本地产的老品种,店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一斤只要八百块钱。

  另外一种卖相更好些的,店家说是胜利一〇〇号白薯。

  (当年的人日报上就是这么写的名字,现在这品种还有种植,不过名字已经改成了“胜利百号”)

  老板说这个品种的白薯做熟了香味浓郁,口感也很好,就连味道也比那种普通白薯更甜。

  就是种的人没那么多,所以也比较贵。

  一斤要一千块钱。

  李想国初听之下还觉得难得有一种东西现在育种搞得这么牛逼的,这都培育到一百号品种了。

  也不知道是出自哪位大手子的手笔。

  顺口问了一下,结果老板还真知道这品种的来历。

  这胜利一〇〇号的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原来是叫冲绳百号。

  听到这名字,李想国就知道自己想错了,这东西就不可能是国内育种的。

  老板接着说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想。

  果不其然,这是侵华战争期间,霓虹人带到国内种植的品种。

  抗战胜利那年,为纪念战争胜利,所以这品种的名字直接被改成了胜利一〇〇号。

  李想国点头,没说什么,只是伸手挑选起来。

  挑着大小中等,表面看上去没磕碰、没虫眼,也没明显病变的往袋子里装,准备拿回去育苗。

  不过内心里,还是大大地给这个点了个赞。

  这绝对是史上最强育种法。

  跟后世牛逼的“汉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甚至这玩意儿都用不到像后者还要雇农民工擦芯片重新印上标记。

  这只要直接改个名字就行,绝逼是育种界零失败,而且最快取得成果的最好办法。

  吐槽之后,李想国也没多做介怀。

  真的介意这个,后世喜欢吃红薯的就都该戒了这玩意儿。

  大半高品质的红薯,尤其是鲜食红薯,大半都是日系。

  推广种植比较多的就是高系14、鸣门金时、红瑶、红胜、玛莎莉这些,当然改头换面变成别的名字也不稀奇。

  也不知道那位砸车的U型锁兄台,能不能一把锁灭尽天下日系红薯。

  反正既然分了品种,那就两种各自买五斤。

  也许种在空间里面长出来的,会更好吃也未知呢。

  等着后面比较一下,确认哪种更好就留着哪种,另外一种直接淘汰就是了。

  除非两者都有优点,难以取舍,要不然完全没必要都留着。

  至于育种这事儿,李想国完全不做考虑,自己真没有拯救苍生万民的任务。

  以后有机会再想办法弄点什么栗子红薯、蜜薯这些品种就行。

  能拯救自己,舒服过完这白赚的一辈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https://www.02sw.net/3451_3451646/111110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