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 第276章 一剑封喉!

第276章 一剑封喉!


看到周围文武百官的反应,宋徽宗赵佶也反映了过来,显然自己身旁的百官们也不知道神鸟何时能够苏醒。

    但是,此时恐怕天下皆知自己这个大宋皇帝前来骊山觐见神鸟了,如果作为皇帝的自己无法登场骊山觐见神鸟,又让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皇帝?

    又让天下人如何承认大宋的正统?

    恐怕大宋百姓将会离心离德,无人将会真正的效忠大宋!

    宋徽宗赵佶不知道神鸟何时能够苏醒,也不知道神鸟苏醒之后会不会见自己这个大宋皇帝,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自己绝对不能如此轻易的离开!

    如果如此轻易的离开,恐怕会引起天下之人的耻笑。

    更会让天下之人怀疑大宋的正统,更能引起北方西夏、辽国、金国对大宋的觊觎之心!

    如此的话,大宋王朝将真正的危矣!

    所以,此时此刻,宋徽宗赵佶感到自己此时比任何时候都要镇定,他清晰的明白自己此时的情况,也明白此时应该如何做!

    他的目光看向周围,在他的眼中,周围的文武百官脸上还带着怀疑、不解、颓丧之色,而周围围观的百姓们眼中却带着质疑,甚至他从百姓的眼中看到了大宋朝廷的威严正在崩塌!

    见此,他连忙站直身子,然后将身上凌乱的皇帝衣冠整理干净、整齐,随即环视四周,保持自己皇帝的威严,随即开口说道:

    “前几日骊山之上出现天地异象,此乃预示着神鸟已经现世,不过此时神鸟应当还在沉睡之中,汝等自然无法登上骊山!”

    宋徽宗赵佶看向周围,语气威严,寂静之中,显得格外清晰。

    随即,他又语气一沉,道:

    “太祖之时,大宋皇帝了随即登顶骊山,不过至此之后,大宋皇帝从未再登近前,所以今日,应当是神鸟对大宋皇帝之考验,朕无大德,唯守心耳!”

    “故而,朕愿在骊山之下,等候神鸟沉睡苏醒、神鸟原谅,而再登骊山!”

    宋徽宗赵佶终于将刚才的意外圆了回来,说罢,他心中也长长松了一口气,至于自己说的话,外面的百姓相不相信,他就太在意了。

    现在的他,只想尽快消失在百姓的眼前,不想让周围的百姓再看出什么破绽。

    听到皇帝之言,周围的文武百官却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在这些士大夫、忠臣眼中,此时的大宋皇帝最符合他们这些臣子的心意。

    帝王垂拱而治,士大夫于士绅共治天下!

    换句话说,也就是朝堂之上有没有皇帝都无所谓,追根究底,天下是他们士大夫治理的!

    所以,对于宋徽宗赵佶要留在骊山之下等待神鸟苏醒的决定,没有任何的意见。

    甚至于,他们心中都非常的支持,恨不得皇帝多留在这里一段时间。

    这样等他们回到汴京城之后,也没有人可以制约他们了。

    ……

    对于皇帝的话,周围的百姓们并没有当即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普通百姓可能会相信皇帝的话,但是一些读过书之人,心中究竟如何想,恐怕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骊山之下,士卒迅速扎营,为皇帝赵佶搭建好行宫,随即再次守护在周围。

    宋徽宗赵佶端坐在帐篷之中的宝座之上,看着营帐之中的几名官员,面色凝重,更多的是自我怀疑。

    至于跟随而来的大部分官员,都已经踏入了返程,毕竟,宋徽宗赵佶自己也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难堪。

    “为什么朕也无法进入骊山!?”

    宋徽宗赵佶心中越想越气,他看向下方自己在朝堂之中的亲信,然后如此质问道。仿佛,自己在朝堂之中所引人的官员就能回答他一般。

    站在最前方的,却是如今大宋丞相——蔡京。

    此时的蔡京面容苍老,身着大红色的官府头戴乌纱帽,面容肃穆,容貌苍老,在阴暗的烛火下,却显得有些狰狞。

    而在他身后,却也站立着几名官员,不过却低着头,面对皇帝的愤怒,却不敢说话。

    而蔡京却面容不变,静静等待着皇帝发泄完毕,才开口说道:

    “官家,神鸟之事,本就是凡人难以预测,毕竟是神鸟沉睡,谁又能确定神鸟何时能够苏醒?”

    “白天之时,官家的决定还是太过仓促了!”

    此时的蔡京,并没有因为此时的宋徽宗赵佶陷入愤怒而感到害怕,反而还主动指出皇帝之过。

    果然,听到蔡京的话,宋徽宗赵佶目光顿时看向下方的蔡京,目光之中还带着愤怒。

    不过也没有发作,只是静静等待着蔡京接下来的话。

    “官家可知,若是神鸟一直都未曾出现,而官家难道就要一直待在骊山之下等待神鸟吗?”

    “届时,如果官家不等待,必然也让天下之人知道神鸟不庇佑大宋,天下之人对朝廷、对官家也就失去了敬畏之心!”

    “但是官家若是继续等待下去,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届时,官家不再汴京,中枢无主,大宋又该如何?”

    听到蔡京的话,宋徽宗赵佶脸上的愤怒之色顿时消退,随即露出了沉思,同时,还有一丝无助。

    片刻之后,他连忙看向下方的蔡京,向下走了几步,来到蔡京身旁,一把抓住蔡京的胳膊,低声道:“还请丞相教朕!”

    见到宋徽宗赵佶如此,蔡京连忙后退一步,然后躬身拜下,道:“官家之事,也是臣之事,官家之忧,也是臣之忧,这件事臣自然会想办法解决。”

    “只不过,目前还未想到解决之法……”

    蔡京沉吟片刻,再宋徽宗赵佶力量等不及之时,再次开口说道:“不过官家也不必着急,毕竟距离神鸟苏醒还有一段时间,根据古籍记载,神鸟最短的一次沉睡,也不过是一个月,或许有更短的,不过官家也不必在意,只以一月为期,若是一个月神鸟还未出现,恐怕官家就需要另作打算了!”

    “如此……也只好如此了……”

    宋徽宗赵佶听了蔡京的话,脸上的愤怒与焦急也终于退去,不过仍然有些心不在焉地坐在了上方。

    蔡京和身后之人对视一眼,然后便缓缓的退出了营帐之外。

    站在营帐之外,蔡京不禁站直了身子,目光投向远方,在夜色之下,整个骊山显得格外的黑暗,但是在山脚之下,村落之中却灯火通明。

    蔡京的目光从黑暗的骊山之上转移到了灯火通明的村落中,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不禁低声说道:

    “骊山之上有守殿人,而守殿人应当知晓神鸟的情况……”

    沉吟片刻,蔡京也没有返回到皇帝营帐之中,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

    齐鲁之地,梁山城之中。

    李清照已经将租到的庭院收拾干净,并且购置了一系列的生活物品,然而在今日在城中闲逛之时,却听到了一个有趣消息。

    当然,对她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消息,但是对别人来说却是一个震惊的消息。

    那便是“神鸟现世”这个令世人震惊的消息。

    当李清照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不过是微微一愣,随即便知道了神鸟已经返回到了骊山神鸟殿,也便不再担忧神鸟的安全。

    不过她的心中也有些喜悦,毕竟世人所期待一见的神鸟,她时刻都能见到。

    听到城中之人的谈论,以及正要准备动身前往骊山的人,李清照只能微微摇头。

    因为在神鸟走的时候就已经对自己说了,神鸟也不过是离开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只能在骊山之上一个月,而且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神鸟也只是在沉睡。

    恐怕到时候没有人能够会在这期间见到神鸟,不过当神鸟苏醒之时,能够赶到骊山之下的人或许能够见到。

    回到庭院之中的李清照当即将购买的物品放到了一旁的厨房之中,随即又从一旁的水井中打了一桶清水,开始清洗蔬菜。

    洗干净之后,又拿起菜刀将蔬菜切好,将一切配料准备完毕之后,然后开始生火做饭,

    此时的李清照犹如一位普通的姑娘,虽然她是官宦人家的姑娘,但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同时再加一样,也可上得了战场!

    在李清照忙碌的时候,天空彻底阴暗了下来,李清照又抽空点亮了庭院之中的烛火,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庭院之中的海棠树,投射下大片的阴影。

    小小的庭院在灯火的笼罩之下,却也有一种温馨之感。

    但是却只有李清照自己一个人,形单影只,也增添了几分的孤寂凄凉。

    当初神鸟在时,李清照还可以同神鸟交谈,也不至于太过于孤独。而此时厅堂之中,坐在桌面前的李清照只有自己在吃饭。

    李清照只是做了一盘炒菜,至于馒头还是从街上买的,毕竟入住匆忙,也没有时间和面。

    李清照细嚼慢咽,吃饱之后,还剩半盘青菜没有吃尽,又将没有吃完的饭菜放到了锅内,用锅盖盖上,待一切收拾完毕,她才再次走进了一旁的书房之中。

    烛火之下,唯有烛火燃烧之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还有翻阅书籍之时发生的书页声。

    或者是在研墨之时发生的摩擦声,亦或是笔锋落在宣纸上发出的沙沙声。

    伴随着窗外月色,以及黑暗之中清脆的虫鸣声,共同交织出一篇美丽的乐章。

    …………

    在这唯美的夜色之中,或许也是一种岁月静好。李清照静静的翻阅着古籍,遇到珍贵之处,便将其中字句摘抄至自己便选择书册之中的,不过她并没有将其据为己有,而是在最后注明了出处来源于最初的作者。

    在这夜色之中,却显得如此的寂静,稍微大点的声响都被放大了无数倍,就在这时,李清照正在书写的笔锋却突然停顿了下来!

    然后他缓缓的将毛笔放在了笔山之上,然后拢起自己的衣裙,缓缓的站起了身来。

    脸上依旧带着娴静的微笑,纤纤细手却打起了一旁放置的宝剑,随即莲步轻移,推开房间的门,走了出去。

    随着李清照走出庭院,在窗帘透过的灯光才能看到,原来在庭院之中不知何时却多了一个人影。

    那人身着一身夜行衣,行动鬼鬼祟祟,看到持剑而出的李清照似乎感到了震惊,整个人呆立在原地不再行动。

    李清照手持宝剑,被披烛光,静静的看着庭院之中的那个人。

    过了片刻,庭院之中的那个人才站直了身子,露在外面的一双目光警惕的看着李清照,随机才声音嘶哑的说道:

    “听闻梁山城中来了一位绝美的女子,今日一见,果然国色天香!”

    来人似乎没有看到李清照手中的长剑,对方的注意力都沉浸在了李清照的容貌之上,即使是李清照背着烛光,似乎仍然能够看到李清照的全部面貌。

    李清照看着庭院之中的人,也注意到对方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游荡,随机才开口说道:

    “深夜来访,未送拜帖,并且翻墙而入,不知阁下意欲何为?!”

    “小娘子,这难道你都看不出来吗,你来到这梁山城之中,难道未曾听为我采花大盗的名声?”

    “采花大盗?”

    听到这里,李清照这才反应过来,也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不过李清照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惧怕之色,站在庭院之中的男子注意到这一点,也有些意外。

    而这时他似乎才发现李清照手中持着的宝剑,但是从他的目光之中似乎又能看出几分兴奋之色。

    “竟然是一位身着武艺的小娘子,今夜就更有趣了!”

    不过说到此处,身着夜行衣的男子突然微微侧头对着身后说道:

    “我说张老弟,你都跟了我一路了,难道还要看我今夜的雄风吗?”

    还有人?

    李清照听到对方的话,也露出了惊讶之色,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外面还有人,毕竟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此时身前之人的身上。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李清照沉默片刻,突然问道:“你们是从梁山之上而来的?”

    “小娘子挺聪明,这都能猜对!”

    身着夜行衣的男子语气之中露出了兴奋之意,然而下一刻,回应他的却是一道冷冽的剑光!

    “滋滋——”

    身着夜行衣的男子突然捂住了自己的喉咙,但是仍然有血水从他的指缝之中喷溅而出,犹如泄洪之水,无法阻挡。

    (本章完)


  (https://www.02sw.net/3485_3485881/111108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