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靠钓鱼跨跃阶级 > 第137章 养老创业项目

第137章 养老创业项目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然后……

  王建国脸上的笑容突然僵硬住了。

  “菲儿,接着说啊。”有人喊道。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李菲儿的小脸蛋瞬间变得通红。

  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轻声说道:

  “呃……那节课是一节大课,教室里坐了好几百人呢。

  我当时坐在中间,嗯……那个,我上课的时候玩手机去了。

  所以后面老师讲了什么,我真没听到。”

  众人纷纷露出无语的表情,心想你这故事就只开了个头啊。

  还故意吊起大家的胃口,李菲儿自己也觉得有点难为情。

  这时,黄有才开口打破了沉默:

  “大家都来帮我出出主意吧,咱们一起讨论讨论,有想法尽管说。”

  话音刚落,李宏伟皱起眉头说道:

  “其实最近两年有不少人对养老行业挺感兴趣的,甚至还有两个人拿着相关的创业项目来找过我。”

  他们竟然想从我这儿拿到天使投资!

  我依稀记得其中有个创业项目计划打造一家连锁养老院。

  首先是先开设几家示范性养老院作为试点。

  等经营模式成熟后再逐步推行全国范围内的加盟。

  最终目标是将其发展成全国性的连锁大型养老院,并成功上市。

  那时我对此还颇感兴趣,特意派人调查过开办养老院的相关事宜。

  需要申请一系列证照,首当其冲的便是营业执照;

  其次是消防验收必须合格;

  再者,食堂也得办理营业执照且三证齐全。

  之后还要前往民政局完成备案手续。

  此外,从事养老行业还能获得一定的补贴,可以向当地民政局详细咨询了解。

  至于其他方面的要求,我后面没有特别留意,记不太清了。

  当然,如果你真的有这方面的需求,我可以想办法找个人帮你把那份  PPT  转接过来。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这种连锁型养老院并不是很看好。

  一般来说,能够住进养老院的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

  又或者是那些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各种纠纷事件。

  进而对养老院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当年,我爷爷就告诫过我,让我千万别去触碰这类生意。

  听到这话,王建安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直到确认其他人都没有再发表意见之后,他才开口说道:

  “没错,咱们国家的确正在快速地步入老龄化阶段。

  但好在国家并不缺少青壮年劳动力。

  毕竟我们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嘛!

  而且近些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都是围绕着老年人群体展开的。

  就像刚才菲儿提到的那样,国内的老年人口数量眼看着就要逼近  3  个亿了。

  所以国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督促各个地方一定要确保老年人能够有所依靠、有所赡养。

  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的老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没有生活保障,又丧失了劳动能力。

  因此,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社会制度层面来看,我们都必须全力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这不仅关乎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若无法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依靠和赡养。

  考虑到我国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如果没有妥善的政策保障。

  那么这三亿老年人将会成为一个极不稳定的群体。

  就拿岛国来说吧,他们比我们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

  但老年人犯罪率却高达全国犯罪率的四分之一!

  换句话说,每四个罪犯当中就有一名老年人。

  然而,整个国家仅仅只有三千多万老年人口而已。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国拥有三亿老年人的背景下,那将是何等严峻啊!

  此时,李菲儿好奇地问:“外公,老年人年纪大了为何还要去犯罪呢?

  难道不该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吗?”

  王建安也无奈地叹息道:

  “老人家为什么会犯罪?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穷!”

  没钱吃饭,没钱租房,甚至连病都看不起。

  尽管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约有半数老年人拥有退休金。

  但仍有另一半人没有这份保障。

  而那些有退休金的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每个月的收入还不足一千元。

  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每月仅能拿到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

  你们认为,每月区区一百多元能做些什么呢?

  "啊?啊?"

  李菲儿和李倩倩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叹声,李志强也瞪圆了双眼。

  他难以置信地说:"不会吧,我们村里也有很多老人。

  虽说他们每个月也就几百块钱,但毕竟身处海边,可以随意放下一些渔网,等待着海水的涨落潮汐……"

  他们就可以在网中捡一些鱼,或者退潮后挖出沙虫,小海鲜也行。

  运气好一天也能卖一两百块钱,运气不好也没有什么损失。

  就算现在资源不行了,一个月赚个两三千块钱也不是问题。

  而且也不需要什么力气,把网铺在沙滩边固定好就可以了。

  潮水涨上来,鱼就跟着上来了,退下去以后过去捡一下鱼就行。

  我看村里面的老人过得都还行啊。”

  黄有才凝视着眼前这个说话理直气壮的李志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无奈与叹息之情。

  他深知李志强对于广东渔村贫困状况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

  但又不知如何向他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差异所在。

  于是,黄有才语重心长地说道:

  “志强啊,广东这边渔村的贫穷与内陆农村里的穷苦可有着本质区别呢!”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

  “这里的渔民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依靠大海为生,拥有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传统。

  而内陆农村则可能面临更多资源匮乏、发展机遇有限等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相提并论呀!”

  他决定要和志强仔细说说,让他也略微了解下现实。

  “志强,你了解的穷和实际的穷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觉得为什么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跑到这边来打工吗?

  他们在家乡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不行吗?

  如果能够在家乡一个月赚到三四千块钱,起码有几百万人就不会南下了。

  你们是生在海边,觉得现在的渔业资源少了。

  那是你没有见过真正的贫瘠的地方,内陆的大部分农村就没有资源。

  一个老人想一个月赚2000块钱,太困难了。

  一个村也找不出几个,河里面的鱼虾现在也不准捕捞。

  更主要的是淡水鱼和海鱼的价格差距很大,渔业资源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农村大部分的老人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

  尤其是老了以后,如果子女孝顺,而且还混的可以。

  那老人的日子还行,如果子女都混的不行,基本上也管不了父母了。

  老人唯一的收入,就是自己种些菜。

  凌晨3点就要起床,然后把菜准备好。

  有条件的还能骑个三轮电动车去城里卖几十块钱。

  没条件的要走一两个小时的路,再坐公交车去城里卖。

  最多一天也能赚个一二三十块钱,还要担心被人赶走。

  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如果地方允许,能在自己家养了十几只母鸡就更好了。

  鸡每天下的蛋也舍不得吃,全部攒着卖掉。

  这还是要老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行。

  一个月两个老人能够赚2000多块钱就不错了。

  若是生病了,小病倒还无妨,开点药便可。

  服完药若能痊愈,便谢天谢地了。

  可若是大病,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在医院开些止痛药。

  然后回家静静等死,当然,这样的情况所占比例不大,但也绝非小数。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志强愤慨地说道,“我昨天才看过新闻,新闻里明明白白地说了。

  我国的人均年收入八万多,就算贫困的地方收入没有八万,两三万总还是有的吧!”

  他用充满希望的目光看着爷爷,李建国却不忍直视自己的孙子。

  毕竟是亲孙子,他还是决定让他认清现实:

  “新闻里面说的是人均收入,我国有这么多人口,肯定是不能细分的。

  事实上,我国的穷人还多着呢,尤其是那些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

  没有退休金,又得了慢性病的老人,老了以后,身上的病痛就慢慢多了起来。”

  如果没有药物维持很快人就死了。

  你不要以为每次出去钓一条几斤的海鱼就能卖几百块钱。

  那是因为大海广袤无垠,里面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

  即便像我们村这里所说的渔业资源差。

  那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内陆也没有几个地方的资源能像我们村这么好。

  这竟然还是我们口中贫瘠的渔村,大部分农村人仅有的资源就是八分田加两分地。

  一亩土地,种的粮食只够一个人吃,还不包括柴米油盐。


  (https://www.02sw.net/3486_3486484/11111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