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 第7章 一切为了房子

第7章 一切为了房子


从山洞回来,谭震与老三叔连夜召开“XX局扩大会议”,非常严肃认真的讨论了黄金和银元的使用问题。

  由于不满谭震的“多次提议”,老三叔也多次采用“爆栗子”的方式行使主权,最终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老三叔非常满意。

  只有谭震顶着一脸大包,哭丧着脸,他深切体会到了小屁孩,没人权的感受!

  当天晚上,父子俩在床下挖了一个坑,除了留下三根小黄鱼和一百个银元,其他全部埋了起来,两人也约好一起保密,不要告诉刘英。

  刘英是个话痨,嘴里从来藏不住事,一旦她知道了这事,那可是小喇叭要广播了,整个小山村的人估计很快就都知道了。

  或许是兴奋过度,老三叔睁着眼一夜没睡,一下又爬起床,不放心的看看床下,周而复始,把谭震也闹得一宿没睡着。

  结果第二天两人都是顶着熊猫眼,一边吃饭一边打瞌睡,让隔壁邻居好一顿调侃。

  中午的时候,谭震老娘回来了,看见他们两父子精神不佳,一脸萎靡不振的样子,很是纳闷。

  心想这父子俩咋回事?我就一晚上没回来咋就变成这样了呢?

  “孩他娘,明天我去市里有点事,家里照看着一点…”,看见刘英回来,老三叔很是高兴,终于可以开始他的“财富计划”了。

  “有什么事不能跟我说呀?”刘英斜睨了老三叔一眼,眼神中带着杀气。

  “这不跟你商量嘛,就是…就是寻思着去借点钱盖房子,让你和孩子们住的舒服一些,孩子们慢慢大了,再不盖房子,连下脚的地都没了…”,老三叔狗腿般的跑到媳妇面前,讨好的说道。

  “借钱盖房?这行吗?”刘英心中充满疑虑。

  “怎么不行?我都想好了,像咱这家庭,要想攒够钱建房子,怕是要到猴年马月去了,还不如借点钱建了房,再慢慢还,至少,也有个落脚的地不是…”

  为了说服刘英,老三叔也是拼了,他一改平时木讷的性子,鼓起三寸不烂之舌,在刘英面前说起建房的好处。

  “既然这样,那就去借吧…”,刘英被老三叔给说动了。

  在农村,建房可是大事情,为了建房借贷是常有的事情,虽然母亲出身不好,可是人都是要脸面的。

  在这个四面透风的棚屋里面住着,条件不好不说,每次逢年过节的来客人,看到家里这种情况,自然的就落了下乘,总感觉低人一等。

  被人瞧不起不说,还被人说三道四,心里面膈应的慌,说真的,刘英是做梦都想着房子的事情。

  现在好了,不管怎么说,能够有机会建房就是好事,至于欠债,在那个年代,农村建房哪有不欠账的。

  有了房子,就有了希望,至于债务,慢慢还就是,总比吹着冷风,守着个四处透风的棚屋强吧。

  有了这个好消息,刘英一整天的脸都是笑嘻嘻的,晚上对老三叔也是极尽温柔。

  弟弟还小,不到一岁,还不会说话,和谭震两个人睡一张小床,房间就那么大,屁大点地,稍微一点动静都听到清清楚楚,打个喷嚏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别人知道。

  谭震两世为人,对父母的那点事自然心知肚明,内心也是尴尬不已,只能是捂住耳朵,装作啥也不知道罢了。

  第二天凌晨五点,老三叔早早就起床了,毕竟到乡里面还有一段山路要走,要是赶不上七点的班车可就麻烦了。

  那时候可不像后世,一天也就只有这一趟车,你要是没赶上那就只能是等第二天了。

  车辆七点从乡政府出发,九点先到县城,十点再到市里,下午两点从市区返回,也就是说,要是当天往返的话,在市区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

  谭震知道老三叔有个堂哥在地区银行上班,还是一个小领导,权力还不小,就出主意叫他直接找自家堂哥帮忙。

  有了他的担保,而且还是卖给银行,虽然价格可能没有黑市高,但胜在安全。

  事情办得很顺利,老三叔到市里找到了堂哥,堂哥听说自家兄弟居然有黄金要出手,也是有点吃惊。

  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兄弟就是一个苦哈哈,三十好几才娶了一个媳妇,为了娶媳妇摆酒还借了不少债,后来分了家更是穷的叮当响,现在居然还有黄金出手,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老三叔的故事其实昨晚上谭震就和他已经编好了,无非就是拿母亲的家里说事。

  要知道姥爷原来可是富豪,家有余财是很自然的事情,为了应付ZFP抄家藏匿金银是那个年代很多特殊成分家庭都干过的事情,这也符合国人“财不露富”的为人准则。

  所以堂哥的质问自然得到了老三叔的一番解释。

  堂哥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出于对老三叔的同情,又碍于本家兄弟的情面,还是出面给他帮了这个忙。

  有了堂哥的帮忙。老三叔很顺利的把一百块银元和三根小黄鱼都兑换给了银行。

  “小黄鱼”其实是民国时期对收藏黄金的一种叫法。

  这种形状扁平的黄金重量按现在的计算方式就是31.25克一根,三根就是93.75克,按照当时的黄金兑换价格是35元每克,合计就是3300元左右。

  银元那个时候银行也收,不过是按个收,那个时候是5-6元一枚,也就是500多元,两样合计换得人民币约三千八百元。

  他留了一千八的现金,其他两千元存了银行,换了一本薄薄的存折。

  说实话,老三叔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办存折,总感觉心里不踏实,要不是谭震的极力怂恿,老三叔绝对会选择把钱藏在家里。

  在那个苦逼的年代,存钱对农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般都是那些“吃国家粮”的人才有余钱干这种事情,至于农民,呵呵,能吃饱就不错了。

  从银行出来,老三叔又赶紧去供销社买了一点糖果和其他东西,紧赶慢赶坐上回家的班车。

  下午六点不到,老三叔从乡里回来了,后面乌央乌央的跟了一大帮小屁孩。

  究其原因是老三叔穷嘚瑟,买了几大包糖果和饼干回来,塑料网兜提着招摇过市,结果回来的时候被在晒谷场玩耍的孩子们发现了,引来村里孩子们的窥视。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除了过年和走亲戚,孩子们一年也难得吃上几次糖果和饼干,所以孩子们对有人外出带糖果回来是很敏感的。

  孩子们的世界就是那么简单,只要收到消息,马上就会有一大群小屁孩云集于此,不吃到糖果誓不罢休。

  谭震很快发现,自己竟然进不去家门了,门口挤满了一群小屁孩。

  都是一些半大小子,有不少还是穿着开裆裤的小家伙,走路都是一晃一晃的,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留着哈喇子,一脸渴望的眼神。

  谭震感觉自己到了幼儿园,周围全是“嗡嗡”的小孩说话声,还不时传来“不要挤我”的声音…

  谭震哭笑不得,他只能是倒背着小手,站在屋外,看老三叔在那里装逼的样子。

  对于小岗村的孩子们来说,今天无疑是最快乐的日子,感谢老三叔,让他们有了甜蜜的世界。

  快乐也是短暂的,直到老三叔将空空如也的塑料网兜在孩子们面前展示以后,孩子们这才心满意足离开了。

  晚饭后,老三叔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由于筹集资金很顺利,明天就开始盖房,争取下月完工,老娘非常的兴奋,端着饭碗就出了门,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很快,全村人都知道:老三家要建新房了!


  (https://www.02sw.net/3510_3510416/111111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w.net